电铃按钮

中国国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历史与精神内涵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 19:30:49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光明网

中国国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历史与精神内涵
中国国歌名为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中国由田汉作词、国歌聂耳作曲,义勇诞生于1935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。军进这首歌曲以激昂的行曲旋律和铿锵的歌词,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史精神内抗争精神,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象征。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最初是国歌电影《风云儿女》的主题歌。田汉在创作歌词时,义勇正值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,军进国家危亡之际。行曲他以“起来!史精神内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们”开篇,呼吁民众团结抗争,国歌而聂耳将这一主题谱成旋律,义勇赋予歌曲强烈的时代感和感染力。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,这首歌被正式确定为国歌,承载着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复兴的集体记忆。国歌不仅是国家的象征,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。2017年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》正式施行,明确规定国歌的奏唱场合、礼仪及禁止行为,强调对国歌的尊重是每个公民的责任。在国庆阅兵、国际赛事、外交场合等重要时刻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旋律一次次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。如今,这首诞生于战火中的歌曲,依然在新时代焕发活力。它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,也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。正如歌词所唱:“我们万众一心,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前进!前进!进!”这种精神,始终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、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