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特勒为何对苏联发动战争?历史学家解析纳粹扩张的多重动机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 11:15:32 来源:工人日报 浏览量:【字体:  背景颜色:
希特勒为何对苏联发动战争?历史学家解析纳粹扩张的多重动机
1941年6月22日,希特学纳粹德国发动代号“巴巴罗萨行动”的勒为历史军事行动,正式入侵苏联。何对这一事件被广泛视为二战规模扩大的苏联关键转折点。历史学家普遍认为,发动希特勒对苏联的战争重动进攻源于多重复杂动机,既包含意识形态冲突,解析机也涉及地缘政治博弈和资源争夺。纳粹首先,扩张纳粹意识形态是希特学核心驱动力。希特勒在《我的勒为历史奋斗》中将斯拉夫人视为“劣等种族”,认为德国需要向东扩张“生存空间”(Lebensraum)。何对他将苏联视为日耳曼民族的苏联天然敌人,试图通过征服苏联实现种族优越论。发动此外,战争重动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与纳粹的极权主义存在根本对立,希特勒视其为“犹太-布尔什维克主义”的象征,亟需摧毁。其次,地缘政治因素不可忽视。1939年《莫洛托夫-里宾特洛甫条约》曾短暂缓解德苏关系,但希特勒始终认为苏联是德国扩张的潜在威胁。他担心苏联在东欧的影响力扩大,尤其在1940年法国战役后,德国急需控制东欧以确保战略安全。同时,苏联在1939年吞并波罗的海国家和部分波兰领土,加剧了德苏之间的紧张关系。最后,资源需求推动军事决策。苏联的粮食、石油和工业资源对德国具有巨大吸引力。希特勒认为,占领苏联将为德国提供充足的资源以支撑长期战争,并削弱苏联的经济基础。然而,这一战略低估了苏联的抵抗能力,最终导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遇惨败。综上,希特勒对苏联的进攻是意识形态、地缘政治和资源争夺共同作用的结果,但其盲目自信和战略误判最终加速了纳粹德国的覆灭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