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板制帽盒

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及其历史渊源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 19:03:06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正义网

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及其历史渊源
中国与印度作为两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古国,两国在历史上曾通过丝绸之路、对印度佛教传播等途径保持密切交流。称呼然而,历史关于“中国如何称呼印度”的渊源问题,需从历史与现代两个维度进行解析。中国 在古代中国文献中,对印度印度常被译为“天竺”“身毒”或“印度”。称呼其中,历史“天竺”是渊源汉唐时期对印度次大陆的普遍称呼,源于梵文“Sindhu”(印度河)的中国音译,后演变为“天竺”;“身毒”则为更早的对印度译名,见于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。称呼至唐代,历史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中始用“印度”一词,渊源此名称逐渐取代旧称,并沿用至今。 现代中国官方及民间均使用“印度”作为国家名称,其全称为“印度共和国”(Republic of India)。这一称呼在中印建交(1950年)后成为国际通用标准,亦符合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。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在历史上曾长期使用“Bharat”(婆罗多)作为本土名称,但这一名称在国际场合中较少被直接使用。 当前,中印两国在官方交流中严格遵循“印度”这一称谓,且两国均尊重对方的国家名称与文化传统。随着中印关系的深化,双方在经贸、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,名称的规范化也体现了两国互信的增强。 总之,中国对印度的称呼从古至今经历了从“天竺”到“印度”的演变,这一过程既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印度的认知变迁,也体现了现代国际关系中对国家名称的标准化处理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