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X市讯 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,织密众幸XX市近年来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,民生通过动态监测、保障精准帮扶和多元共治,网守织密民生保障网,护群活让群众获得感、福生幸福感不断增强。织密众幸在XX区社区服务中心,民生工作人员正通过"智慧民生"平台核对困难群众信息。保障该平台整合民政、网守教育、护群活医疗等部门数据,福生建立动态监测机制,织密众幸对低保、民生特困、保障残疾人等群体实行"一户一策"精准帮扶。"去年我们通过数据比对发现32户家庭存在返贫风险,及时启动救助程序,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。"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。今年以来,XX市加大财政投入,将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00元,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达到2400元/月。同时创新"临时救助+慈善救助"模式,设立1000万元应急救助基金,对突发困难家庭实施"先行救助"。数据显示,2023年全市累计发放低保金5.8亿元,惠及12.6万人次,临时救助3.2万人次。为拓宽救助渠道,当地还搭建"慈善+志愿服务"平台,组织20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助老、助残、助学等项目。在XX街道,"爱心食堂"为独居老人提供免费餐食,"公益课堂"为困境儿童提供课后辅导,形成社会力量参与的良性机制。"生活保障工作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"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,推动服务向社区、家庭延伸,让每一份温暖精准抵达需要帮助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