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报讯】近日,督查随着中央督查机制持续深化,工作各地督查工作正从"表面文章"向"实质成效"转型,长出通过完善制度设计、牙齿创新监督方式,强化让督查真正"长出牙齿",监督成为推动政策落实的助力政策有力抓手。在某省政务服务平台,落地督查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某项惠民政策存在审批延迟问题,督查立即启动"限时办结"机制,工作3个工作日内完成问题整改。长出这种"精准督、牙齿有效督"的强化模式,正是监督当前督查工作提质增效的缩影。各地通过建立"问题清单+责任清单+整改清单"闭环机制,助力政策将督查结果与绩效考核、干部任用直接挂钩,倒逼责任落实。值得关注的是,督查方式正从"运动式"向"常态化"转变。某市创新"飞行检查+暗访暗拍"模式,组建由纪检、审计、群众代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,通过"四不两直"方式直插基层,去年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2300余项。同时,依托数字化监管平台,实现督查数据实时共享、问题整改全程留痕。"督查不是为了找茬,而是为了打通政策落地的'最后一公里'"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,随着督查机制的完善,越来越多的"老大难"问题得到破解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督查问题整改率达92.6%,群众满意度提升15个百分点。当前,督查工作正朝着更精准、更高效、更透明的方向发展,真正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