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本报讯】为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,构建高质近日,科学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发布《关于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机制教育
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构建政府主导、推动多元参与、学前科学规范的构建高质学前教育工作机制,为儿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科学据悉,机制教育该机制以"普惠性资源扩容、推动师资队伍专业化、学前课程体系科学化"为核心,构建高质
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科学创新管理方式、机制教育强化督导评估,推动推动学前教育实现从"有园上"到"上好园"的学前跨越式发展。在资源供给方面,各地通过新建、改扩建公办园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等方式,2023年全国新增普惠性学位超50万个,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.1%。在师资建设上,建立"分层分类"培训体系,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,2023年全国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.6%。值得关注的是,新机制特别强调"游戏化课程"和"家园共育"两大创新举措。通过将生活实践、艺术启蒙等融入课程设计,培养儿童综合素养;建立家长学校、家园联系平台,形成教育合力。北京某示范园试点"家长助教"制度后,家长参与度提升40%,儿童社会性发展指标提高25%。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,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。